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 > 案例展示

ZGA451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

重铬酸钠、铬酸酐等铬盐类产品是广泛应用于电镀、颜料、制革、医药、冶金及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。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但是在生产铬盐产品的过程中,产生的大量含铬废水,如不妥善处理,任意排放,将会污染江河水源及环境。当水中六价铬的到一定程度时,对人类、畜牧、鱼类、农作物等均有害。因此,消除含铬废水的污染,对保护环境,造福人民,发展经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很大的意义。

目前,国内外对含铬废水的处理,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硫酸亚铁—石灰法、钡盐法、二氧化硫法,亚硫酸钠法,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等。其中除离子交换法外,均要产生大量含有三价铬的污水(三价铬也是有毒物质)。既难于处理,且对铬的资源不能进行回收和利用。

现采用大孔型ZGA45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铬废水,不仅处理的水质较好,符合国家排放标准,而且还能回收利用大量铬的化合物。

ZGA451与普通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比,具有更强的抗污染能力和更广泛的适应性。机械强度好,有弹性,不易被具有氧化性的离子所破坏,也不易因膨胀收缩而破坏结构,网孔不容易受有机物污染和容易吸附与再生容易等优点。

ZGA45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性能


指标名称指标
外观乳白色不透明球状颗粒
功能基团-N(CH3)2·H2O
出厂型式游离胺型
含水量 %48~58
质量全交换容量 mmol/g(干)≥4.80
体积全交换容量 mmol/ml≥1.4
湿真密度 g/ml1.03~1.06
湿视密度 g/ml0.65~0.72
渗磨圆球率 %≥90
范围粒度 %常规型(0.315~1.25mm) ≥95
温度 ℃60
PH值0~4
膨胀率 %≤20


二、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

1.       基本原理

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,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的交换作用吸附废水中的铬酸根(CrO42-)和重铬酸根(Cr2O72-)离子,去除有害的Cr6+离子,待树脂吸附饱和后,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再生剂进行再生,以达到回收铬化合物的目的。由于CrO42-和Cr2O72-都是强氧化剂,故我厂选用的是抗氧化性能强、交换容量较高的ZGA451大孔弱碱性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。

在处理过程中,先将树脂转成氯型可获得较高的交换容量,氯型阴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一般为900毫克当量/毫升,其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:

转型:R-OH + Cl- Û R- Cl + OH –

当含铬废水通入交换柱时,氯型阴树脂对重铬酸根和铬酸根离子进行吸附,其反应方程式为:

运行:2R-Cl + Cr2O72- Û R2- Cr2O7 + 2Cl –

当树脂达全饱和后(双阴柱串联法)用组成的再生剂进行再生处理,其反应方程式如下:

再生:R2- Cr2O7+ 2OH- Û 2R- OH + Cr2O72-

由此得到的洗脱液—铬酸钠溶液,可用于制备鞣革剂盐基性硫酸铬。

再生后的树脂,经洗涤转型后重复吸附。

2.       工艺流程

(1).树脂的去杂处理和转型

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出厂产品为OH型,含有杂质,需要用酸、碱处理后方可使用。首先,,将新装入柱的树脂以流速缓缓通入盐酸(或硫酸)溶液,直至流出水呈强酸性后,停止进酸,并浸泡24小时,以去除溶解于酸的杂质。然后用水洗涤至流出水的值达到5左右,再以的流速缓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流出液呈强碱性后停止进碱,并浸泡24小时,以去除溶解于碱的杂质。然后用水洗涤至流出液的值接近于7,最后以流速缓缓进入4%盐酸(或硫酸)溶液进行转型至流出液呈强酸性后停止进酸。并浸泡24小时,以使树脂全部转成型。将转好型的树脂用水洗涤至洗出液的值达到5,以备吸附。

(2).双床全饱和法的吸附,再生及转型

首先将全厂各车间排放的含铬废水集中,经过滤进行原水的预处理,初步去除原吕中的悬浮物和油污。然后进入调节池,调节值至4~5(调节时用空气搅拌),再行过滤,以进一步去除杂质。经过第二步去杂的废水以5~6流量泵入树脂已转成型的第一根交换柱进行吸附,排出水中六价铬用比色分析法定时测定。当含 量达到时,应立即中联至第二根交换柱一起进行吸附,此时第一根交换柱需再生处理,以再生树脂。为了使再生完全,在再生前先用水反冲数次,松动树脂,然后用2%组成的再生剂以的流速缓缓通过树脂层,直至排出液仅呈微黄色或经分析含时就可停止再生,并浸泡小时(一般需要用三倍于树脂体积的再生剂),获得铬酸钠溶液。(以重铬酸钠计),可用于制选盐基性硫酸铬。树脂再用清水洗 涤至左右,然后以流速缓缓通入硫酸溶液进行树脂的转型,至流出液呈强酸性后停止进酸,并浸泡24小时,使树脂全部转成型,将转好型的树脂用清水洗 涤至流出液的值达到5为止,此柱可备下次循环使用。


下一个: 强酸阳树脂对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回收应用 上一个: 核级树脂在秦山核电站的应用